乾隆晚年下旨给英国国王内容让人哭笑不得现收藏在大英博物馆

作者: 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4-03-08

  1793年7月,天津大沽口。大批纤夫在地方官员的带领下排列整齐,准备迎接一位远道而来的“朝拜”的贵客。

  很快,一众巍峨的巨舰就驶入了港口,待船上的使臣露面后,在港口等候良久的纤夫却被吓了一跳。

  这次前来觐见的国家使臣不同于原来朝鲜、越南等地的东亚使臣,而是有着一头卷曲金发的英国人。

  他们的金头发、尖鼻子、繁华的英国贵族服装和中国传统志怪小说中的鬼怪形象十分相似。

  待地方官员好不容易平息骚动后,纤夫们才敢上前将船上种类非常之多、数量巨大的礼品搬运到中国驳船上,并启程运往北京。

  他知道,这次出访对于刚开始工业革命的英国来说意义重大,同样也关乎着清朝未来的命运走向。

  只是,在这一外交事项并未像英国国王设想得那般顺利,清廷对英国使臣的前后态度转变也十分值得后世玩味。

  也是在这一过程中,八十岁高龄乾隆皇帝给英国国王颁下了一道令人啼笑皆非、令世人诟病良久的圣旨。

  为何清朝对英国使臣的态度会发生巨变?乾隆又到底颁布了怎样一道圣旨,这背后有何玄机?

  1603年3月,带领英国走入“黄金时代”的传奇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与世长辞。

  在这一时期,英国爆发了就没有流血牺牲的“光荣革命”,更换了英国民众不喜欢的专制君主,废止了君主的个人专制制度,迈上了渐进平稳改革的道路。

  要知道,一个国家在完成民族国家构建的任务之后,能否实现经济腾飞,开启真正的现代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专制制度的克服。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和《权利法案》的颁布,构建了当时世界上最好的社会结构和发展环境。

  1733年,英国机械师凯伊发明了一种名为“飞梭”的工具,大幅度的提升了织布机工作的速度,一时间供不应求。

  很快,30年后,一位名为哈格里夫斯的纺织工人发明了“珍妮织布机”,开启了将机器运用在棉纺织业的先例,并引发了一系列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在此后相当迅速的时间内,棉纺织业就出现了螺机、水力织布机等先进机器;煤矿业、冶金业等诸多工业部门也都陆续出现了机器生产。

  得益于机器可以24小时不间断的劳作,英国社会在满足自给自足的基础之上有了许多足够用于贸易的工业产品。

  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和航海业的迅速发达,英国、荷兰等国借助强大的海军优势不断对外开拓殖民地,垄断贸易市场,进行罪恶的资本原始积累。

  工业革命的出现大大推动了英国国内的工业商品发展,人类能保质保量地生产大量工艺繁复的商品,既有繁复精密的钟表仪器、也有质地优良的布艺纺织品,种类非常之多,不胜枚举。

  随着生产力的日益剧增和东印度公司的血腥掠夺,英国的整体国力较之“童贞女王”伊丽莎白时期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谓是进入了又一巅峰时代。

  随着獠牙的日益尖锐和羽翼的日渐丰满,英国早已不再满足于现有的商品倾销地。

  英国东印度公司从设立初期就不是单纯的商品贸易公司,而是基于暴力、殖民扩张、武力威胁和海盗式劫掠来攫取非正义财富。

  他们的背后都是各自国家政府的支持,他们的存在就是各自国家在印度这一地区的缩影。

  1746年之前,三个国家在印度地区保持着微妙的制衡与互惠关系,颇有三足鼎立之架势。

  但随着英国国内率先展开工业革命,英国的国力迅速崛起并超越了其他两个国家,原本平衡的权力天平开始了倾斜。

  位于印度南部的卡纳蒂克地区因为毗邻海岸线,又拥有大片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带,因此是印度国内屈指可数的富庶地带,也因此成为了三个国家争夺的焦点地带。

  但进入18世纪之后,荷兰因为在三次英荷战争中屡战屡败,遭受重创,已不可避免地陷入衰落的旋涡。

  英国凭借着在工业革命中积累起的雄厚财力和据此突飞猛进的火药武器技术,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代表着英国重创法国在印度南部的势力,更宣告着英国顺利崛起为整个印度地区的主宰者。

  1757年开始,英国主动挑起普拉西战役,并在战争中击败了为了孟加拉地区的莫卧儿帝国军队,成功将其沦为英国殖民地。

  至此,英国海外市场的开拓已达到一个巅峰,整个印度地区都沦为英国的商品倾销地,并且向印度人民征收重税。

  仅仅从1757年到1815年之间,英国在印度地区掠夺的财富就高达数十亿英镑。

  高额的财富和现有的贸易范围并未让贪婪的英国政府满足,他们意图开拓更大的海外市场。

  当英国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和航海大发现时,在世界的另一端,古老的东方帝国仍然沿袭着古老的男耕女织下的小农经济。

  自从明朝后期中国的茶叶、瓷器、丝绸等商品传入西方后一直受到西方贵族阶层的高度喜爱。

  只不过碍于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中华大地上这一体量庞大的市场从未对西方诸国开放过。

  曾经因为英国本土与中国相距甚远,英国想与中国进行通商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1792年9月,英国政府正式将曾负责与俄国叶卡捷琳娜大帝谈判的马戛尔尼任命为赴中国商谈通商事宜的全权特使,以庆贺乾隆皇帝八十大寿为由出访中国,并用尽心思挑选了80余名由天文学家、科学家、数学家、医生组成的使团。

  既然英国政府利用庆贺乾隆寿辰作为出访借口,那么携带礼物就成为一个重要环节。

  为了引起中国人对英国访礼的兴趣,马戛尔尼出使前曾反复和东印度公司讨论可能会导致乾隆兴趣的物件,并进行了多番争论。

  最终,英国政府一致认为反映彼时英国工业革命成就的工业品非常有可能引起乾隆的兴趣。

  因此马戛尔尼派人搜集了伯明翰、曼彻斯特以及英国各工业重镇的工业制品作为出使国礼的一部分。

  据马戛尔尼自己所著的《1793年乾隆英使觐见记》来看,当时英国一共准备了包括天文仪器、光学仪器、先进生产设备和战舰武器在内的60余种礼物门类,均代表了当时英国各行业最先进的生产水平。

  就在马戛尔尼满载礼物,志得意满的踏上旅途时,还远知道在神秘的东方有未知的困境等待着他。

  乾隆在得知马戛尔尼一行人前来给自己贺寿之初时,是颇为热情且兴致盎然的,一直在向负责对接的官员索要具体礼单。

  据《清高宗实录》记载,乾隆还特意允许马戛尔尼使团带来的天文仪器、吊灯等大型物件在圆明园的正大光明殿展出,更是允许西洋工匠先行进入主殿协从指导安装。

  凡此种种,均体现了以乾隆为代表的清政府上层对马戛尔尼使团出访及赠送的国礼物件的最初态度是既重视,又新奇盼望,能够说是完全欢迎的正向态度。

  根据现存史料记载,乾隆皇帝在看到具体礼品单后勃然大怒,甚至当庭斥责了负责督办此事的官员。

  惹得乾隆龙兴大发的原因无他,只是因为乾隆认为英国使臣在《贡品单》中毫无谦逊之词,而是一味地标榜自己所带来的礼物先进过人之处,不乏有夸大其词之嫌。

  更为重要的是,乾隆从这份《贡品单》中未曾看到半点“蕞尔小国”依附于天朝上国该有的卑躬屈膝的态度。

  与东亚那些清廷的附属国相比,英国的态度过于高傲,大有和清廷平起平坐之意。

  素来享有天朝上国之称的清廷理所当然地认为:英国使臣不远万里的前来只是为表归顺臣服之意。

  但实际上,英国此次出访是以一个独立国家的姿态来寻求建立平等的外交及对外贸易关系的。

  这一矛盾很快就因为马嘎尔尼与乾隆见面时的礼节问题而产生了激化,并最终爆发出来。

  1793年8月,马戛尔尼从天津港启程准备前往北京觐见乾隆,在船上就相关礼仪问题同礼部官员产生了争执。

  以乾隆为首的清政府坚信“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传统观念,认为天下没有国家可以和清廷平起平坐,自然也不存在平等的觐见关系。

  但是,按照马戛尔尼及英国政府的观念,他们是作为一个完全主权国家出使中国,并不存在依附或臣服关系。

  并且作为英国使臣,他在外代表的就是英国国王的尊严,若是真的进行三跪九拜,那将极大程度折辱英国王室的尊严。

  最终,事件得以英国使臣行使单膝跪地之礼,乾隆以非正式的形式接见马戛尔尼一行作为最终解决方法。

  所谓非正式形式,是在乾隆八十大寿当天同各国使臣及前来拜寿的文武百官一道去热河避暑山庄拜见皇帝。

  那天的拂晓3点钟,马戛尔尼一行就被清朝的接待官员催促起身洗漱准备,并在漆黑一片中行走了接近4公里的路程。

  众人行走了近一个小时之后终于抵达了灯火辉煌的宫殿前,继而在无边的黑暗中等待乾隆起身洗漱。

  根据清朝史料记载,英国政府直接在国书中提出要同清廷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并要求乾隆对其进行税务减免和制定固定的海关收税标准,更要求乾隆割让舟山地区的一处岛屿供英国人居住管理。

  显而易见,英国提出的这些要求有一部分是建立平等贸易交流的合法要求,但另一部分则是带有殖民入侵性质的无理要求,比如割让岛屿一类要求,纯粹是将侵略者的狼子野心摆在了明面上。

  对于英国政府的这些要求乾隆并未加以理会,并且认为马戛尔尼祝寿事宜已完成,要求英国使臣一行人即刻启程回国。

  但是马戛尔尼此行最重要的目的是开拓中国市场,眼下这一目的还未有任何的推进,自然不愿意就此打道回府。

  为了能顺利留在中国展开谈判,马戛尔尼甚至向和珅表示,英使团在中国的全部花费由英国自行承担,不需清廷花钱。

  于是,在没有举行谈判、没有受到正式接待、没有完成使命的情况下,马戛尔尼一行人踏上了归程。

  值得一提的是,乾隆在命令马戛尔尼即刻启程回国之后,还给英国王室下了一道“圣旨”,即《乾隆皇帝谕英王乔治三世敕书》。

  其中有一段话写道:“其实天朝德威元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置办物件。”

  这段话其实是乾隆对英国请求贸易的回应,意思是作为天朝上国,清廷坐拥天下万物,奇珍异宝并不稀奇,更不需要和你等蕞尔小国进行贸易来填补空缺。

  后世一直将这段话作为清朝闭关锁国,自傲自负的证明,并对其多次加以抨击,更有甚者极尽嘲讽之能。

  根据《清实录》记载,在要求马戛尔尼启程返回英国的第二天,乾隆就亲自给沿海各省总督发出了一道上谕,警告沿海总督:

  这是在敦促各地总督加强防御,并指示广州官员不要给英国人任何军事行动的借口。

  而根据现存的英国关于此次事件的史料记载,英国政府此次出访的目的也并非商业目的一种。

  在选择礼物的时候英王就要求在原有的礼品基础之上添加大量的先进武器,并直接要求英国使臣务必要让中国对英国的军事实力产生忌惮之情。

  可见,英国此行的另一重目的是要深入考察中国实际国情,盘算将中国变成第二个印度的可能性。

  而乾隆在此前就对英国在印度地区和海上战争的相关情况知道,并在英国递呈的相关文件中嗅到了危险的味道。

  乾隆为了彻底打消马戛尔尼在中国境内寻衅滋事的可能性,特意派军机大臣松筠和爱新觉罗长麟负责护送使团离境。

  乾隆明确说对于英国使团提出的割让岛屿等事绝无商谈的可能,并不断下令要求加强海防建设,以避免英国人用武力抢占。

  这些资料档案给人的总体印象是,在乾隆皇帝的心目中,对英国作出有效的军事和外交反应远比在马戛尔尼使团抵达北京之前所讨论的诸如磕头等礼仪问题要重要得多。

  可见,乾隆下达这道为后人所诟病良久的圣旨背后,还隐藏着十分微妙的政治考量和外交博弈。

  只不过,天真的乾隆认为此次事件之后英国就不敢再行入侵之事,却不料1840年战争之中就被英国以武力强制打开了国门,并开启了近代屈辱史。

  1840年战争爆发之后,英国为了美化自己的侵略行径,大肆对《乾隆皇帝谕英王乔治三世敕书》进行断章取义,借此四处宣扬清廷的愚昧,并试图以此来讲自己的侵略行径合理化。

  不得不承认的是,乾隆给英王的那封《乾隆皇帝谕英王乔治三世敕书》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暴露了清廷坚信“天朝上国,八方来贺”的自大高傲的无知。

  更加不可否定的是,清廷的灭亡和近代屈辱史的开启绝非其闭关锁国这一个原因,更多的是封建制度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和西方列强非法的侵略行为尽管所致。

  以英国、法国、俄国、日本为首的侵略者也绝不能因为清廷闭关锁国这一原因而将他们罪恶的侵略行径合理合法化,更不可能因此洗刷掉在华夏土地上犯下的累累血债。

  【1】朱柏林,王冬冬,陈坤龙.马戛尔尼使团访华赠送国礼及清政府前后态度变化初探.河南博物院院刊.2021(03):118-126

  【2】王宏志.如何“张大其词以自炫其奇巧”?——论新发现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礼品清单中译本【J】.外国语言与文化.2021(04):58-79

  【3】沈艾娣,张丽,杨阳.《乾隆皇帝谕英王乔治三世敕书》与有关传统中国对外关系之观点在20世纪早期的形成.全球史评论.2021(01):30-56+3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