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新材成为高性能纤维行业领军者的秘密是什么?

时间: 2024-02-17 06:52:29 |   作者: 产品中心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动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体系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以下简称“泰和新材”)总经理宋西全表示,技术创新驱动企业责无旁贷,这也是泰和新材三十余年从始至终坚持的发展之路。

  走进泰和新材展馆,呈现在新材料在线眼前的是,曾经填补国内空白的第一代高品质氨纶纤维,从T111、T115直到T735系列的氨纶长丝,以及间位芳纶本白短纤、原液着色纤维、间位芳纶长丝、对位芳纶长丝、芳纶短纤维、芳纶短切纤维、芳纶浆粕……等一系列在全国乃至于全球领先的高性能纤维产品。

  “作为国内首家氨纶企业,目前公司产能稳居世界前六;芳纶产业方面,公司是行业的开拓者和领军企业,产能均位居国内首位,其中间位芳纶产能居全球第二位,对位芳纶产能居全球第四。”宋西全告诉新材料在线®,持续的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独特的创新市场运营思维正是泰和新材的核心竞争力。

  从1989年氨纶一期工程纺丝成功,到2004年芳纶1313工程顺利投产,再到2008年对位芳纶中试线试产成功……,如今泰和新材(002254.SZ)已发展为总资产26亿多元,员工1200余人,产业链横跨氨纶、间位芳纶、对位芳纶等多个领域的行业龙头。

  作为中国氨纶行业的开创者和中国氨纶行业产品质量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之一,泰和新材所生产的纽士达®氨纶是国产氨纶的代表品牌,氨纶行业首批“中国名牌产品”。纽士达®氨纶更以规格齐全、品种丰富而闻名,涵盖了15D~2000D各种粗细规格,并形成消光、有光、有色、耐氯、易染、低应力、耐高温、高光泽等不一样的风格特点的产品系列,可以为特定用户开发特殊品种。

  在泰和新材展馆,新材料在线®注意到,泰和新材的氨纶技术已从1987年的第一代引进东洋纺间歇聚合氨纶生产装置发展到目前的第五代多头纺、高速纺、环保、节能技术,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泰和新材有关技术人员告诉新材料在线®,在泰和,持续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已经融入到了每一个人的血液。

  间位芳纶是有机高性能纤维中发展最快的品种,泰美达®间位芳纶具备优秀能力的耐热性、阻燃性、电绝缘性、化学稳定性,目前已经大范围的应用于航空航天、高速列车、消防服、作训服、耐热工装、大气环保、工业耐温材料、汽车胶管、高级音响弹波、电气绝缘等重要领域。

  对位芳纶与碳纤维、高强高模聚乙烯并称为世界三大高性能纤维,泰和新材的泰普龙®对位芳纶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高温和阻燃等优异性能,并有相对密度小、耐疲劳、耐剪切和尺寸稳定性高等优点,是高性能纤维的典型代表,在个体防护、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用途。

  泰和新材的芳纶产品不仅打破了国外产品的垄断,还大量出口远销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地区。

  更值得骄傲的是,以泰和新材芳纶产品为原料的芳纶创新应用已经涵盖了森林灭火防护服、城市消防防护服、风电叶片、家用阻燃纺织品、高温度高压力胶管、刹车片、光纤光缆、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

  正如泰和新材企业愿景所描述的“致力于建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性能纤维及其制品研发生产基地。”,他们做到了。

  据了解,目前泰和新材拥有国家芳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芳纶纤维重点实验室、山东省芳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牵头单位)、山东省泰山学者设岗单位等行业领先的研发平台,曾两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先后承担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16项。

  同时泰和新材还是国内首批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并获得2015年度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截至目前,泰和新材拥有发明专利36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

  2017年2月,由烟台泰和新材参与起草的《防护服装 森林防火服》标准号GB/T 33536-2017正式实施。据宋西全介绍,泰和新材共牵头制定了氨纶长丝、间位芳纶短纤维、对位芳纶长丝等7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参与编写了20余项国家和行业标准。

  技术创新将作为泰和新材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宋西全表示,未来几年,公司将确保研发投入占据营业收入的比重高于5%,完善研发基础设施和条件,重点开发耐热和抗菌等差别化氨纶、高强高伸长及高效集成化间位芳纶、防弹及其它高性能对位芳纶生产技术,积极培育新材料及应用技术。未来五年,力争开发新产品11个以上,开发新技术8项以上。

  据了解,目前泰和新材的芳纶产品已经大范围的应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安全防护、国防军工等领域,在安全防护等一些细致划分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可达80%以上。

  但同时,泰和新材还在计划着持续加大投入,在保持目前一马当先的优势的同时,全方面提升其国际竞争实力。

  3月23日,泰和新材发布了重要的公告,计划到2022年总投资70亿元,形成间位芳纶产能1.2万吨,对位芳纶产能1.2万吨,氨纶产能9万吨,间位芳纶产能保持全球前二位,对位芳纶产能跻身全球前三位,氨纶产能保持全球前六位。上述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可实现出售的收益58.8亿元,总利润11.8亿元。

  “未来5年,公司将投资30亿元,形成氨纶产能9万吨/年,其中,计划投资10亿元,利用最新的生产技术,在烟台新建粗旦丝、耐高温等高的附加价值产品项目,产能为3万吨/年,并将老的生产线逐步淘汰。”宋西全告诉新材料在线®。氨纶行业目前正处于行业的整合期,现有产能存在过剩,低效率的企业正在不断被淘汰,产能正向有实力的企业集中。

  针对氨纶领域的市场变化,泰和新材的目标就是扩大优势品种,同时补齐自身短板,保持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同时泰和新材计划投资35亿元,推进芳纶产品集群建设,其中间位芳纶和对位芳纶产能都将达到1.2万吨。

  “目前泰和新材的间位芳纶产品品种最全,扩产以后我们的相对竞争优势将越来越明显,成本大幅度降低,产品产能质量将更稳定。对位芳纶扩产后有望进入全球前三,在稳居第三的前提下未来力争进击前二。”宋西全表示,芳纶行业正处在行业的快速地发展期,芳纶用途广泛,产品目前供不应求,包括防护在内的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可期待。泰和新材要做的就是进一步提升产品保障能力,持续技术重大创新,投入更大的精力开发市场、培育市场,与计算机显示终端合作,建立芳纶产业新的生态链。

  “未来泰和新材在芳纶应用领域将着力推动安全防护、国防军工和新工业用途三大市场。”宋西全告诉新材料在线®,仅在国防军工市场,泰和新材正在参与的项目就达到了40余个,涵盖了武器装备和单兵防护等领域,而包括新能源汽车、高铁、动车等新工业用途领域也将是泰和新材未来持续看好的细分市场。

  宋西全强调,在未来的几年里,泰和新材将继续以振兴民族高性能纤维产业为己任,持续进行技术创新与新产品、新应用的开发拓展,在不断的挑战中把握发展机遇。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更是创新的核心要素。正是依托强大的科研技术团队,才为泰和新材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绝的动力。泰和新材也对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五年规划“依托国家芳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平台,以聘任、合作及兼职等多种方式,积极引进千人计划、长江学者、杰青、万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加强营业销售队伍建设,引进国际化优质人才。未来五年争取引进高水平、高层次人才30人以上。”

  依靠着自主创新,泰和新材一步步成长为全球拥有强大竞争优势的高性能纤维行业领军者,这种持续创新也正引导着泰和新材在高性能纤维领域更广泛的应用市场开启新的征程。

  原文标题:领跑凭什么? 解码泰和新材发展“源动力”——高性能纤维开拓者与领军者的创新之道

  文章出处:【微信号:xincailiaozaixian,微信公众号:新材料在线】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低功耗、低相位噪声 /

  近年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FPGA) 因其可定制性、并行处理和低延迟而

  计算中的优势及其用例都有哪些? /

  技术壁垒较高,涉及电子光学、工程学、材料学、物理学、化学等多门专业学科,融合了微观结构控制、靶材结构设计、金属粉末制备、高精度成型、机加工、绑定焊接、清洗包装等多个专业技术

  在当代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材料科学作为科技领域的基石,不断涌现出新的材料,以满足人类对

  丝束拉伸测试全流程! /

  直径低至500 µm,曲率达到4000 mˉ¹)实现高精度和可定制的微加工,并用于构筑

  形器件 /

  测定仪应用范围 /

  作为入选2022年度IUPAC化学十大新兴技术之一,薄膜荧光传感器(FFSs)以其卓越的探测

  化的主要途径 /

  集成电路未来创新的发展趋势之一。 长电科技认为,以往封装技术更多考虑的是电连接、热及力学

  芯片,但随着国内芯片制造水平的提高,一些国产MCU产品开始逐渐崭露头角,并有望在未来

  领导者。 首先,国产MCU产品已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一些企业,如华大基因、瑞芯微等,已经推出了自己的MCU产品

  。OpenHarmony是面向全场景、全连接、全智能时代、基于开源的方式,是搭建一个智能终端设备操作系统的框架和平台。先楫

  客户打造系列创新解决方案,赋能合作伙伴,为构建万物智联的ECO贡献力量。

  和高温稳定性,在航空航天、能源、化工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更好地研究SiC

  —测试过程详解 /

  自动化工厂和智能汽车的逐步发展需要高级联网、实时处理、边缘分析和更先进的电机控制拓扑。这些功能的加入使得对

  微控制器 (MCU) 的需求迅速增加,这种微控制器需要超越传统MCU并提供类似处理器的功能。本文将介绍

  首款服务器级RISC-V CPU算丰SG2042,助力RISC-V迈向

  首款服务器级RISC-V CPU算丰SG2042,助力RISC-V 迈向

  计算领域。首款服务器级RISC-V CPU SG2042发布近年来RISC-V架构凭借其开源、指令精简

  墨睿科技成功制备双功能石墨烯气凝胶 兼具柔性压力传感和高效油水分离功能

  ngx_cookie_limit_req_module nginx cookie访问限制模块

  【国产FPGA+OMAPL138开发板体验】(原创)5.FPGA的AI加速源代码

  【米尔-全志T113-i开发板试用】JPG硬件编码的实现、YUV转换neon加速和对比测试

  【先楫HPM5361EVK开发板试用体验】(原创)6.手把手实战红外线传感器源代码

...